“医者仁,学者广,岁月天中,山高水长……” 5月25日来自全国48所本科院校、20所高职院校和观摩院校的师生们汇聚天津中医药大学,共同参加“慧医谷”杯首届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经过3天精彩激烈的角逐,大赛于27日圆满落下帷幕。

闭幕式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大赛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白海力、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等领导作出重要讲话并指出本次大赛为全国中医学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能力、交流切磋的平台,同时对于深化我市医学教学改革,加强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促进医学生实践创新,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次大赛是在区域性临床能力大赛多次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质的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等6家单位共同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承办,天津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赛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育与建设,促进医药、教协同发展加强中医大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中医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各院校之间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良好平台。同时也为选手们提供了树立自信、展现新时代中医药大学生的独特风采的舞台。
本次大赛共分为初赛、复活赛、复赛、决赛4个赛程,考察内容涵盖“中医基本理论与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药知识与技能、方剂知识与运用、针灸推拿技能、急救技能以及中医思维临床技能与医患沟通能力等”考核题目覆盖范围广、内容全面,不仅考察学生基本功水平、临床能力运用同时也对团队协同进行考量。
天津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所研发生产的“中医望诊信息采集系统与中医经络腧穴解剖教学平台”作为比赛用设备被安放在“中医诊断技能”与“针灸技能”两个赛站。可爱的机器人志愿者“美美”向前来的同学问好并提供大赛信息查询。大赛全程使用智能化考试系统与设备,智能科技与传统中医技能完美结合。为保障大赛顺利进行与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我司特别安排了专业技术团队与现场服务人员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工作人员为选手指导、演示竞赛设备
大赛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江西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分别获得本次大赛本科、高职组特等奖;本科组一等奖分别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获得;高职组一等奖由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获得;其他队伍分获本科、高职组二三等奖。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被授予本次大赛“特别贡献奖”(获奖名单见文尾)

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奖

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被授予“特别贡献奖”董事长 董玉舒女士上台领奖(右起第5)
比赛结束后,师生们相互拥抱,喜悦与欢呼声的背后是他们日夜刻苦练习的辛勤与汗水,是作为一名中医人的执着与信念。比赛虽然结束,但是比赛精神将伴随同学们完成学业走向临床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师、中医人。
天津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研发生产智能型中医诊断与教学设备的技术型企业,将与院校共同肩负起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使命,以本次大赛提出的“能力,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为宗旨,联合院校及其他合作单位共同推动中医临床教育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提高临床学生高质量发展和医教工作衔接作贡献。
大医精诚 智慧医谷,为我国中医事业的传承、发展、创新,2020年我们再相聚。


慧医谷科技全体员工合影留念
“慧医谷杯”首届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获奖名单如下:
一、本科组团体奖
特等奖(1个)
江西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一等奖(3个)
成都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长春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福建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二等奖(6个)
湖南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陕西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山东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上海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内蒙古医科大学 代表队
河北中医学院 代表队
三等奖(15个)
南京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天津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西南医科大学 代表队
广州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广西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广州医科大学 代表队
安徽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首都医科大学 代表队
河南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南方医科大学 代表队
新疆医科大学 代表队
包头医学院 代表队
辽宁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成都体育学院 代表队
优秀奖(23个)
宁夏医科大学 代表队
湖北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承德医学院 代表队
华北理工大学 代表队
扬州大学 代表队
浙江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云南中医学院 代表队
井冈山大学 代表队
山西中医药大学 代表队
大同大学 代表队
延边大学 代表队
海南医学院 代表队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代表队
吉首大学 代表队
厦门大学 代表队
河北北方学院 代表队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代表队
贵阳中医学院 代表队
河北大学 代表队
澳门科技大学 代表队
南阳理工学院 代表队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代表队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代表队
二、高职组团体奖
特等奖(1个)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一等奖(2个)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二等奖(3个)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三等奖(6个)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代表队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优秀奖(10个)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代表队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代表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院 代表队
韶关学院医学院 代表队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代表队
三、单项奖
本科组初赛单项奖(7个)
第一站理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李晓斌
第二站中医诊断技能
广州中医药大学 梁毓娴
第三站中药知识与技能
天津中医药大学 谢玥
第四站方剂知识与运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 付雅莉
第五站针灸技能
内蒙古医科大学 王玉盛
第六站推拿技能
吉首大学 王焜龙
第七站急救技能
长春中医药大学 辛宇咛
本科组复赛单项奖(3个)
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本科组复赛内科技能
湖南中医药大学 佘瑞宁
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本科组复赛外科技能
长春中医药大学 徐寒莹
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本科组复赛针灸科技能
湖南中医药大学 王智贤
高职组初赛单项奖(7个)
第一站理论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唐洋洋
第二站中医诊断技能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徐永静
第三站中药知识与技能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秦浩鹏
第四站方剂知识与运用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黄楠
第五站针灸技能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徐永静
第六站推拿技能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唐洋洋
第七站急救技能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于路游
高职组复赛单项奖(1个)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秦浩鹏
四、特别贡献奖
澳门科技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