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现:这届年轻人懒,而且懒得理直气壮。
就拿做家务来说,微博有热门话题:“年轻人洗衣服是一场持久战”。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评论中不少网友表示:“我可以加完班去健身房甩汗到十二点,但让我窝家里一件件叠衣服,失陪了。”
这届年轻人对家务有着天然的抵抗,在工作一整天后,好不容易吃上一顿热乎饭,此时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只想干一件事——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懒的奥秘,一起领略它深厚的历史内涵和医学基因。 这个逻辑有点残忍,估计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就像很多人都不知道…. 洗衣机的起源,是因为几百年前一群懒出“海”际的水手们懒得洗衣服,就把衣服塞进布包,系根绳子扔进海里,通过海水的拍打和搅动来清洗。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电梯出现之前,懒得爬楼梯的人们也是想尽了办法来解脱,比如,以驴为动力的起动机、用蒸汽、用电、用水等。 很多公司的老板也喜欢用懒人去做最难的事情, 因为他们总会找到捷径。
淘宝发布的《懒人消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为偷懒花了160亿,懒人经济用户已达1.35亿人次。 从消费偏偷懒人群各有特点,因为懒需求的不同,成长出了许多“特别人类”,平躺生物、弯腰障碍患者、家务指挥专家、不做饭斯基等.....懒成为第一消费力。 在产品方面,淘宝热搜的十大懒人神器让人大开眼界:肥宅快乐椅、懒人饮料帽、懒人刷牙器、懒人免洗喷雾、懒人嗑瓜子神器……这届年轻人“懒”得明明白白。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无论是遥远的古代,还是追溯到现代科技的进步,大家也都沉浸在“懒”带来的便捷与快乐! 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懒惰的,甚至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懒惰的一面,长着懒惰的基因。研究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发现,人类的神经系统会自发调整和改变生活中的动作,以达到最少程度消耗能量的目的。 人们会轻易且不自主地改变他们的走路方式以减少能量消耗。这种自发行为与我们会倾向于选择最短路径和能坐着就不站的行为相似,并且不管我们在从事什么运动(即便是最常见的散步),神经系统都会下意识监控人体的能量使用情况,并不断优化我们的运动模式从而实现最小能耗。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当然,懒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除了有天生的借口,你在懒的同时,可能还收获了油性皮肤、肥胖体形、嗜睡…… 生活越来越方便,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室内有空调,出门坐车,就连上下楼的楼梯都是电梯取而代之。这种好吃懒做的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让人变成痰湿、湿热、气虚等“易懒”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主要表现在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油脂较多,多汗且黏,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肥大,舌苔白腻,身重不爽等。 湿热体质主要表现为: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一开口就有异味。常感到口苦、口臭,大便粘稠,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舌苔黄腻,脉数。 气虚体质者会明显感觉到精神不振、困倦乏力,喜欢安静,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并且会影响到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各器官功能,容易使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吃喝凉的食物就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 中医体质学经过近40年的历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体质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并证实中国人的9种体质类型。不同体质特征决定了人的形态结构、心理特征,还决定了容易得哪些病。![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通过表格,我们从自己的神态及生活习惯,大体能看出自己属于哪种体质,但体质辨识需以一年内的状态为判断标准,消费者在自己回答时很容易带入近期状态,影响体质辨识结果。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科普 | 明知道【懒】不好,为什么还是改不了?]()
慧医谷舌面脉经络穴位检测管理系统,通过系统采集望闻问切标准化、数据化、可视化信息,为四诊合参、健康评估提供可靠资料依据,能及时了解并分析患者体质及健康状况,根据患者健康情况及节气特点,给出合理化养生建议。 系统从改善体质入手,强调体质的可调性,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 所以,学会读懂自己的身体,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选择怎样吃、怎样起居、怎样度过一年四季、怎样保健。辨清体质,因人施保,因人施养,就能在生活的点滴中获得健康,掌握自己健康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