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中医药报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医药须深度融入公卫应急管理》的文章,文中指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建议在今后的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相关规定。纵向上确保中央立法在省市县各级分别具备配套的行政法规、实施细则或操作指引,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多省份助推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多省份助推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大疫如大考,不仅考出了中医药的分量,也展现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让中医药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专家们和政府的共识。
多位专家呼吁将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曾在新闻报道中指出,不仅要将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也应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加强中医疫病学、传染病学及公共卫生管理课程的教学,建立起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建设一支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强的临床人才队伍,特别是急重症临床人才培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瑞锋、马爽、王鸿蕴通过统计此次疫情中各地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定点机构中医类医院的数量,发现中医类医院“缺位”现象仍然存在。他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卫生应急预案、制度、规范、标准等修订过程中将中医类医院考虑在内,逐步纳入应急管理体系。
同时在人民日报4月16日的新闻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也指出:“建议完善体制机制,将中医药真正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来,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确保中医第一时间了解疫情、全程参与。建立国家级中医药应对传染病应急响应中心,与国家公共卫生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信息平台互通信息、共享数据,真正做到中西医协同应对传染病。”
![多省份助推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多省份助推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上海市在《上海市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优化中医药应急救治网络,加快中医药应急救治设施设备与人才、技术储备和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
广东省在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强化中医医疗机构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加强卫生应急处置医院和传染病防治医院中医科建设,全面落实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
安徽也颁布了《安徽省中医药条例》,条例中指出:要强化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并将中医药机构和人员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院前急救体系。
无独有偶,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对完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院前急救体系,建立重大疫情中医药人群预防和早期介入治疗机制等工作提出要求。
专家和政府共识的背后是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
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医药发展步入快轨,中医药的“基本面”越来越强,因此才能在此次疫情中能够快速响应,并逐渐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应急医疗体系,得到政府和专家们的认可。同时通过此次疫情也充分证明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将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机制中,未来才能更加有效的应对更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 面向未来中医药也需要借助新技术大幅提升应急医疗治疗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让应急管理和疫情治理变得更加智能。建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形成国家级中医药应对传染病应急响应中心,与国家公共卫生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信息平台互通信息、共享数据,真正做到中西医协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慧医谷秉承“让关心健康的人更健康”的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发了“慧中医”健康管理解决方案,让中医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服务实现客观化、标准化、数据化,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另外,利用“慧中医”的云服务功能,也能实现远程中医诊断,有效提升共抗疫情的支援效率和加强联防联控的诊断能力。
慧医谷科技作为专注于研发中医智能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将不断投入研发力量在智能中医产品上,研发出更多不同形态的产品,满足社会不同层级的医疗、康养、保健等需要,为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