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全国两会在今天圆满落幕,中医药再次成为本届两会热议的焦点,全国代表在不同的场合对于中医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具体有哪些焦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使命召唤、责任在肩。慧医谷将继续发扬创新发展、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身到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在中医医、教、研领域不断精进、努力深耕、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新时代赋予中医药人新的使命。
2021
-
03
-
11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这意味着抗击疫情的胜利曙光即将到来。湖北抗击疫情的大好局面离不开各地医疗队的紧急援助和“中国方案”,在“中医方案”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达90%以上。轻症治疗和恢复期治疗中医药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实行中西医结合,能有效缓解病情发展。中医药能快速介入疫情治疗,并发挥积极作用,离不开中医药几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中医药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海量的古籍文献,利用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古今中医文献便捷、有效、专业地利用起来,使临床医生、中医科研人员快速对疫病形成完整的辨证体系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张伯礼院士在2019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2020年科技工作会议中讲到:“借助远程信息技术连接前线与后方,协同开展病例数据处理、基础研究,首次完成多中心大样本新冠肺炎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通过对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2000余例不同分期临床数据分析,系统总结了中医治疗特点和优势,有效指导了中医药全程介入、有针对性干预的科学施治,特别是重症患者,在现代医学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药也可见招拆招,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在此次的中医药抗疫过程中,通过大数据让中医药服务变成数字化医学,这不仅是中医药防控传染病现代化的一次前进,也展现出中医药面对新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参与防护救治...
2020
-
04
-
27
75.38KB
近日中国中医药报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医药须深度融入公卫应急管理》的文章,文中指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建议在今后的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相关规定。纵向上确保中央立法在省市县各级分别具备配套的行政法规、实施细则或操作指引,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大疫如大考,不仅考出了中医药的分量,也展现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让中医药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专家们和政府的共识。多位专家呼吁将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曾在新闻报道中指出,不仅要将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也应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加强中医疫病学、传染病学及公共卫生管理课程的教学,建立起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建设一支中医功底深厚、重症救治能力强的临床人才队伍,特别是急重症临床人才培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瑞锋、马爽、王鸿蕴通过统计此次疫情中各地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定点机构中医类医院的数量,发现中医类医院“缺位”现象仍然存在。他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卫生应急预案、制度、规范、标准等修订过程中将中医类医院考虑在内,逐步纳入应急管理体系。 同时在人民日报4月...
2020
-
04
-
17
公元4世纪,中医技术同佛教一起从中国向东传入朝鲜半岛。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派遣医师赴百济传授中医,而百济人则融会贯通,编著了一本自己的医书——《百济新集方》。公元7世纪,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中医就此从百济一地逐渐进入整个朝鲜,并逐渐形成了韩国的传统医学—韩医。梁武帝礼佛 1910年,伴随着日本对朝鲜半岛长达35年的殖民入侵,日本侵略者引入“医生制度”,降低韩医地位,限制韩医活动,韩医受到极大的打压,直到1951年韩国政府制定国民医疗法,韩医才重回主流医疗视野。日据时期的朝鲜半岛的民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韩医师成为韩国社会地位极高的一种职业,工作比较稳定,收入也颇为丰厚,能够成为一名韩医师,成为许多人的梦想。韩医机构设施占到了韩国整体医疗机构数量的15.26%,居于亚洲之首,比中国中医医疗机构占比多了近3个百分点。韩医于1987年被纳入韩国国家医疗保险范围,纳入医保的干预治疗项目包括针灸、刮痧、拔罐等,但草药目前并不在韩国国家医保报销范围内,韩医报销比例占韩国国家医保金额的4.04%。 韩国的高等教育起步在20世纪40年代,韩国在1964年建立了现代韩医学教育制度,本科教育周期是6年,包括5年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及1年的临床实训。硕士教育是4年,包括3年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
2019
-
08
-
14